早產寶寶容易過敏?選對預防措施是重點!
12月27日
(一)早產寶寶容易過敏?選對預防措施是重點!
早產寶寶出生時錯失了孕晚期的快速發(fā)育時期,出生后各系統發(fā)育尚不完善,其中就包括了胃腸道系統和免疫系統。這兩大系統發(fā)育不完善,是造成早產寶寶容易過敏的重要原因。免疫系統發(fā)育不完全使早產寶寶的免疫應答不平衡,造成了寶寶的免疫系統在面對各種外來物質時,更“敏感”,比起正常的“消滅病毒”,更傾向于“發(fā)生過敏”,使早產寶寶更容易發(fā)生過敏。
而早產寶寶胃腸道系統發(fā)育不完全主要表現為寶寶的消化功能差、腸道黏膜細胞間隙大、腸道菌群定植晚三個方面,綜合起來可導致早產寶寶的腸道不能有效攔截容易造成過敏的大分子物質,使早產寶寶易發(fā)生過敏。
對于嬰幼兒來說,第一個接觸的過敏原通常是牛奶蛋白。有研究顯示,早產寶寶的牛奶蛋白過敏風險是足月寶寶的2.5倍之高,而兒童的過敏歷程常以嬰兒期食物過敏為開端,并隨著年齡的增長出現階段性變化,逐漸表現為多系統持續(xù)出現不同的過敏癥狀,進而影響寶寶的一生。這就造成了,有些寶寶在嬰兒期存在食物過敏和濕疹問題,長大后濕疹和食物過敏逐漸好轉,甚至不再發(fā)作,但新出現了哮喘或過敏性鼻炎等其他過敏性疾病,并終生存在相關問題。
因此,在寶寶的嬰幼兒時期及時預防過敏及過敏再發(fā),是切斷寶寶過敏歷程、減少未來過敏性疾病發(fā)生、幫助寶寶改善生活質量的重要方法。
那么,如何幫助早產寶寶預防過敏?
無論是幫助早產寶寶預防過敏還是預防過敏復發(fā),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回避過敏原如塵螨、霉菌、花粉、牛奶蛋白、魚蝦等。除了回避過敏原,爸爸媽媽還可以在日常喂養(yǎng)上“下下功夫”:
01早產寶寶首選母乳喂養(yǎng)
母乳可以說是早產寶寶的最佳喂養(yǎng)方式。母乳中不僅含有能幫助早產寶寶生長發(fā)育的營養(yǎng)物質,還有豐富的免疫物質和健康菌群,可幫助早產寶寶盡快建立腸道屏障、調節(jié)免疫功能。有研究表明母乳喂養(yǎng)的寶寶發(fā)生過敏的風險相對更低,因而建議早產寶寶純母乳喂養(yǎng)至少4-6個月。母乳不足或無法母乳喂養(yǎng)的早產寶寶可以選擇部分水解蛋白配方粉進行混合喂養(yǎng)(母乳+配方粉)或人工喂養(yǎng)(純配方粉)。*部分出生胎齡小、出生體重過低或生長落后的早產寶寶,純母乳喂養(yǎng)時可以在醫(yī)生的指導和監(jiān)測下使用母乳營養(yǎng)補充劑,幫助滿足寶寶生長發(fā)育所需,讓寶寶順利追趕生長。
02部分水解蛋白配方粉
部分水解蛋白配方粉是將普通奶粉中的整蛋白進行水解,切斷牛奶蛋白中容易引起過敏的部分,使其水解為小分子肽鏈。這樣能夠從多個角度幫助早產寶寶降低過敏風險:對于胃腸道系統:部分水解蛋白分子量較小,更好吸收,可以避免對腸道造成過多壓力,能夠溫和幫助早產寶寶的胃腸道系統逐步成熟,減少喂養(yǎng)不耐受等胃腸道問題;對于免疫系統:部分水解蛋白的過敏風險更低,能幫助寶寶的免疫系統逐漸適應并接受牛奶蛋白,從而幫助預防過敏的發(fā)生或復發(fā)。
研究表明,過敏高風險嬰兒在生命早期使用部分水解蛋白配方粉能將過敏發(fā)生總風險降低44%,這一效果可持續(xù)至成年后。這意味著,在嬰兒期使用部分水解蛋白配方粉,不僅可以減少嬰幼兒時期食物過敏的風險,還能持續(xù)降低未來十幾年發(fā)生濕疹等過敏性疾病的風險。此外,牛奶蛋白過敏的寶寶在過敏癥狀消失后也可以將氨基酸配方或深度水解蛋白配方轉換為部分水解蛋白配方粉,幫助過敏寶寶逐漸適應并接受牛奶蛋白,從而預防過敏再發(fā)。
03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適當使用益生菌
益生菌有助于早產寶寶腸道正常菌群定植、降低腸道黏膜通透性,減少大分子物質的“入侵”,同時還能幫助平衡免疫應答、增強免疫功能,從而幫助早產寶寶降低過敏發(fā)生風險。
因而,世界過敏組織(WAO)推薦過敏高風險寶寶補充益生菌。使用時,爸爸媽媽可以選擇獨立的益生菌補充劑,也可以選擇添加了益生菌的奶粉或輔食。不過,由于嬰幼兒的免疫系統尚未發(fā)育完善,許多種類的益生菌還不能確定寶寶能否安全使用,因此需要爸爸媽媽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選擇適合的益生菌種類,以確保寶寶使用的益生菌安全、有效。
(二)早產寶寶免疫差,易感染、易過敏,怎么辦?
早產寶寶因為提前降生在世界上,免疫系統發(fā)育還不成熟,所以相比足月寶寶更容易感染疾病,也更容易過敏。很多寶爸寶媽可能會忽視一大免疫器官,那就是腸道,腸道不僅僅是消化器官,也是重要的免疫器官。人的腸道不僅是最大的消化器官,還是舉足輕重的免疫器官。腸道會幫助我們吸收食物中的養(yǎng)分,排出食物殘渣,理所當然是消化器官,那它跟免疫系統有什么關系呢?實際上人體大部分的免疫細胞,如巨噬細胞、T細胞、NK細胞、B細胞等都集中在腸道。除了這些免疫細胞,腸道細菌也影響著我們的免疫系統。而早產寶寶,因為提前出生,身體器官都是不完備的狀態(tài),多種原因導致其腸道免疫差:
??早產寶寶腸道屏障功能弱。因為早產寶寶胃腸道發(fā)育不成熟,腸道黏膜細胞間隙大,所以不能發(fā)揮好屏障功能,致病菌和大分子物質容易通過,增加寶寶感染和過敏風險。
??早產寶寶免疫應答不平衡,相比于“消滅病毒”,更傾向于“發(fā)生過敏”。
??早產寶寶腸道菌群易失調。早產寶寶大多數通過剖宮產的方式分娩,感染是常見并發(fā)癥之一,故經常接觸不同類型的抗生素。此外,由于缺乏母乳,早產寶寶早期容易被引入配方奶,且在保溫箱中的時間更長,與醫(yī)院內的環(huán)境接觸更多,所以早產寶寶的腸道菌群與足月兒相比有明顯差別。研究發(fā)現,足月兒出生后第7天的雙歧桿菌:腸桿菌(有益菌:潛在致病菌)比值是早產寶寶出生后第7周的100倍!
因為腸道免疫力的低下,早產寶寶感染風險更高,研究表示,早產寶寶院內感染發(fā)生率高達14.3%,超早產兒(出生胎齡<28周)院內感染發(fā)生率甚至達到了66.1%;早產寶寶過敏風險更高,早產寶寶的牛奶蛋白過敏風險是足月寶寶的2.5倍。
那么如何幫助早產寶寶改善腸道功能,提高腸道免疫?
??首選母乳喂養(yǎng):母乳中含有一定量的消化酶,保障寶寶能夠順利消化母乳,幫助寶寶胃腸道建立消化與吸收功能,溫和促進寶寶胃腸道發(fā)育,母乳中含有豐富的免疫物質,為寶寶提供免疫保護,降低寶寶生病的風險。母乳喂養(yǎng)時,部分生長落后的早產寶寶可以在醫(yī)生的指導下使用母乳營養(yǎng)補充劑,幫助追趕生長。
??母乳不足時,可以選擇部分水解蛋白配方粉:部分水解蛋白分子小,相對好吸收,能溫和促進早產寶寶的消化系統成熟,部分水解蛋白將牛奶蛋白中容易導致過敏的片段去除,降低過敏性,溫和促進免疫系統發(fā)育,降低早產寶寶過敏癥狀的發(fā)生風險。
??使用益生菌:益生菌有助于早產寶寶腸道正常菌群定植、降低腸道黏膜通透性,減少大分子物質的“入侵”,幫助平衡免疫應答、增強免疫功能。使用益生菌的早產寶寶,雙歧桿菌(有益菌)數量更高,腸桿菌、梭菌(潛在致病菌)數量更低;出生后即開始補充益生菌,直至2歲,濕疹發(fā)生風險降低49%,至4歲時,鼻結膜炎發(fā)生風險降低62%;補充益生菌能使寶寶消化道感染發(fā)生風險降低46%;胃腸外營養(yǎng)使早產寶寶在住院期間發(fā)生院內感染的風險提升5.18倍,而益生菌可以縮短,胃腸外營養(yǎng)時間,避免增加感染風險。動物雙歧桿菌Bb-12、鼠李糖乳酪桿菌GG等是可以用于嬰幼兒的益生菌菌種,爸爸媽媽需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選擇適合的益生菌種類。
總結一下來說,腸道是重要的免疫器官,早產寶寶身體器官都是不完備的狀態(tài),腸道免疫差;?早產寶寶腸道屏障功能弱、免疫應答不平衡、腸道菌群易失調,所以早產寶寶腸道免疫差,更容易發(fā)生感染以及過敏問題;為提高腸道免疫,建議早產寶寶首選母乳喂養(yǎng),可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選擇母乳營養(yǎng)補充劑;母乳不足時,可以選擇部分水解蛋白配方粉進行混合喂養(yǎng)或人工喂養(yǎng);還可以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益生菌,如動物雙歧桿菌Bb-12,保護腸道,提高免疫力,降低感染風險。
?